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片区,藤槐绕住了一棵树。
“忘恩负义”的植物杀手
对海南粗榧进行绞杀的高山榕,来自一个“杀手大家族”——桑科榕属。
在热带雨林,具有绞杀功能的榕属植物多达二三十种,包括斜叶榕、钝叶榕、绿黄葛树、高山榕等。它们的果实往往肉厚多汁,受到鸟兽的青睐,这是一件互惠共赢的事情:清甜可口的果实成为鸟兽的腹中美食,果实里的种子因太过坚硬不能被消化掉,借助鸟兽的活动四处播撒“安家”。
落在土壤中的种子顺理成章地生根发芽,要是不小心落在了其他树上,也不必担心。热带雨林里的枝杈上经常积存着一些凋落物,再加上高温多雨的水热条件,让这些种子同样可以发芽生长。而存活的榕属植物幼苗之所以能够后来居上,还得益于一种“武器”——气生根。
与长在地下的树根不同,气生根可以生长在地面以上,从潮湿的雨林空气中吸取氧气、水分和营养。或如柔软的蟒蛇般攀附其他树木,或形成垂直向下的“根帘”,等到它们扎入土壤逐渐变粗,形成众多支柱根向四周不断“开疆拓土”,就有可能造就独木成林的自然奇观。
除了桑科榕属植物,五加科鸭脚木属、漆树科酸草属、茜草科婆婆桂属的部分植物,也同样擅长用这种“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完成杀戮。
它们通常善于攀缘,在高大挺拔的寄主身上蔓延生长。这种寄人篱下的生存方式与附生植物非常相似,但不同的是,附生植物通常长得并不高大,一般不会掠夺它所附着植物的营养与水分,两者往往能够和平共处。
但绞杀植物才不管所谓的仁义道德,任由别人骂它“忘恩负义”,也要把寄主的土地和上升空间抢过来为己所用。毕竟,让自己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在生存空间相当有限的热带雨林,获取更好的生态位是一种求生之道。
(编辑:陈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