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婆们说,每个人身上的纹饰完全因袭代代相传的祖训,不得擅自更改,祖训同时明示:本族男子也不得娶文有本族图案的女子。海南岛四周环海、气候炎热,拥有一个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这就成了保护海南原始文化的天然屏障,无论历史如何风云变幻,海南岛的黎族文身依然保持着原始的形态,它得以传承千年的真正原因是否是这样呢?处在氏族社会初期的原始民族,生产力水平几乎完全体现为人口的数量,氏族首领为了保证部落的强大,往往要求人们在氏族内部通婚。但是,长期的生活实践让人们逐渐意识到近亲通婚的不良后果,人们便把血缘婚姻视作是一种禁忌,进而提出以文身作为约束人们婚姻行为的一种手段,所以每个氏族有自己独特的图案。果真如此的话,在今天人看来不可理解的文身现象,其实是人类告别蒙昧阶段的历史印记。
无字的历史
由于没有文字记载,这一至少延续了四千年的习俗,其最初的含义完全有可能在世世代代的因袭中变得模糊。尽管如此,生活在与大陆分离的海岛上的人们仍然顽强地保留了祖先的痕迹,他们用自己的身体记录了一部无字的民族历史。
多少个世纪的海风吹过,见证了黎族先民的传奇和神秘。时至今日,那道天然的地理屏障已经不复存在,即便是在黎族文化的起源地,文面女也难觅踪迹,她们的命运慢慢被人遗忘,黎族文身已经唱响了它最后的挽歌。今天海南岛仍然健在的文面女不过千人,她们的平均年龄将近70岁。
这或许是生活在古老山岭里的最后一代文面女。当人类社会越来越发达时,她们却渐行渐远。也许再过上三十年,我们也只能从影像中去追忆这群用身体书写一个民族历史的女人。
(编辑:谢军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