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存
学校 民国十六年(1927)经琼山县国民政府核准,该村创办琼山县第五区第三高级小学校,简称三高学校。先后聘请地方名人郭定唐、符溢昌、杨秀春、林绍祥担任校长。1939年日本侵琼,学校停办。1940年初,日军一个小分队驻扎学校,学校教室和教学设备遭到毁坏。同年底,日军撤出学校,学校重新修理,准备复学。1941年春,有情报称,日军又要来驻扎学校。该村党支部,为了阻止日军的行动部署,组织发动村民,将学校折毁。1945年,日本投降,村中父老不忘办学育才,于1946年春,利用祠堂仔办起初级小学,校名改为明新小学。聘请村中有文化有名望的符世伦任校长兼教师,并聘请符扬耀、符扬烈等为助教。1947年,经村中父老和学者名人倡议和组织,并得到海外侨胞及广东南海县符氏宗亲的资助,重建起符氏宗祠和学校。1948年,学校重建后,经过琼山县国民政府核准,命名为琼山县第二中心国民学校。复办高小班,学生有二百多人。生源来自瑶城、岐山、塘内、北排、后山、门桥、登高、美蓝等村。学校历来重视体育,有排、蓝球场。抗日战争前,村中已有一支远近闻名的排球队。解放初期,村中排球活动再次兴起。以学生为基本队伍,球队命名为“真原队”。队伍经常拉出去海口、文昌、定安比赛,屡夺冠军。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由政府统一管理。1954年,停办高小班,更名为瑶城小学。1991年由台胞符尊标、符尊南、符月英捐建教室一间。2003年瑶城小学停办。
拱门 1936年春,瑶城村口建拱门(也称村门)一座。该村学者名人符贤书写“瑶城村”三个大字横嵌拱门之上。两旁并由他直写嵌(瑶城)字对联一副:瑶池中万花奇果,城廓外一片青山。
宗祠 清道光年间,建造符氏宗祠一间,并重修枢、机、桓三支祖祠各一间,宗祠还兼为符渚公祠(该族渡琼始祖)。楹祖及其长子本成、三子本厚在村中也建有专祠。1947年,海外侨胞及广东南海县符氏宗亲资助,重修符氏宗祠。每年正月十六为祭宗祠时间;十月八日为祭支祖祠时间。祭祠时除了按丁分发祭品外,男丁中学生还奖发猪肉三斤。高小生奖发猪肉一斤。
集墟 豆藤市(演丰墟)始建于清乾隆未年成市于嘉庆初年。由瑶城村符居阳(符元礼之父)倡首兴办起来的。据豆藤市石碑(仅存半截——编者注)记载:“……吾父居阳公倡首招市,不辞劳瘁……买翁家地(指瑶城村翁姓人家——编者注)为址,南北直量,东长叁拾丈;东西横量,南广乙拾玖丈捌尺,北广贰拾捌丈……调龙郡出半,庄林、儒林、丰丁各出半……符元礼仝各郡诸公立。”
演丰集墟创办前,演顺(演丰)一带的民众,都要到三江的茄芮赶集,符居阳见此状况,考虑到这对村民生产生活多有不便,于是决心办起演丰集市。创办初期,人们利用本地盛产的花生藤搭盖店铺,久而久之,人们习惯称之豆藤市。建市不久,符居阳去世,其子符元礼考中举人,并继承父志。豆藤市建市初时,由于市场设施落后,摆摊市面狭小,村民仍习惯赶茄芮市。因此豆藤市赶集的人不多,农(渔)产品卖不出去,市场越来越萧条。符元礼见此情景,便贴出告示:凡村民挑东西上本市出卖,若下午三时仍卖不出去者,本人全部议价收下。这一招果然奏效,从而稳定了民心。符元礼还联络演丰众郡捐资创建豆藤市铺面、菜行、肉行和鱼行。豆藤市从此逐渐发展成墟。随着历史的沿革,而今更名为演丰墟,是演丰镇政府和演丰社区居委会驻地,也是演丰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习俗 “关月娘”是瑶城村自建村以来一直延续至今的民间习俗(除文化大革命十年外)。
“关月娘”是在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夜月亮升起之际,村中月娘婆(主持者)先在村中阔敞的庭院摆起桌子,供上月饼、茶酒,点上香,然后让十五六岁以下的少女少男,向月娘跪拜后,伏在桌前,双手掩头闭眼。这时月娘婆反复念唱“关月娘”谣,一直念到他们进入昏睡状态,这叫做“关上月娘”。这时奏起海南八音,唱起海南斋(海南戏),他们就随着曲调和斋文大意翩翩起舞。若是曲终,他们个个飘飘然,如没有扶着,他们就要倒地。若是游戏结束,必须唤着他们的名字,才苏醒过来。
海南“关月娘”习俗濒临垂绝,唯瑶城村一直坚持才获新生。该村解放初时的“关月娘”传承人现还健在。但今天的习俗有所改变。现代先进的音乐取代过去的“八音”,现代流行歌曲取代过去传统的海南戏。
附“关月娘”歌谣:
拜月光,拜月圆,
拜姊妹来团圆;
茶三杯,酒三盒,
八角姜茶红合合;
金竹梯,银竹梯,
迎得月娘今夜辉;
金竹筒,银竹筒,
求得月娘降个人;
金杨桃,银杨桃,
新官新娘来拜堂……
名人轶事
该村历代出过一些名人。
明清时期,该村始祖观眉是明朝贡生、举人,曾任江西安仁县丞。符元礼,乾隆癸卯科举人,授福建泉州安溪县知县,旌表文魁坊。符齐缓是府学贡生,担任潮州大埔县儒学训导。符名传,授赐迪功郎,为候选县丞。符新声,能文善武,是远近闻名的拳功师傅。
该村清光绪至民国年间设有教馆,聘请名师掌教武功,村中有不少青少年武术高强。符新声就是他们的师傅。他双手双脚同时可穿起和撑起四个百斤重的“牛鼻石”。光绪年间,有一个北海过来向符新声挑战的有名武术教头,号称打败琼州全无敌。符新声不甘示弱,奋起迎战,果然凭着他扎实的工夫和高大气力,三脚二拳就把那武术教头打倒在地。从此名震四海。清未为候选县丞,卒时大总统府秘书冯熙周为其写传记载于族谱。
民国年间,知名人士有:符源昌被上海中华书局聘为《辞海》、《经济学辞》两大著名辞典之编撰委员,并撰写出版《各国政治制度》及《日本的政党》等两本专著。符溢昌撰写的专著有《日本战时贸易政策》、《战时财政和金融》,是国内著名学者。符尊森,获美国工学博士学位,参加美国航天研究,是颇有名气的科学家。
新中国成立后,知名人士有:符力坚,1938年入党,历任琼崖抗日总队、抗日纵队指导员,第五纵队团政委,1955年授中校军衔,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独立勋章和三级解放勋章。符特奇,1940年参加革命,1947年起任琼崖纵队司令部政治处政委,1955年在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战史系学习,后任43军司令部列队科副科长等职,1973年任海南行政区民政局副局长。
海口市文明办/供稿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