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古村老街
王氏大祠堂将重建 据传是宋高宗赐予张居正后人
来源: 海南日报 作者:邵长春 时间:2015-07-27 10:35:15 星期一

  王氏族谱  邵长春 摄

  王氏祠堂

  见证800年海南王氏家族更替

  据王氏谱牒记载,王居正去世后,宋高宗对此颇为伤感,在同年十二月,特地派遣赐进士陈诚之到琼州予以御祭,祭文中称王居正“声名争日月之光,勋业焕钟鼎之峙”、“两登戎府,皆值艰危”,感慨“一斥蛮荒,遂成永诀”,赐谥号“文义”。并赐地给王居正后人建祠祭祀,这也就是“乡贤祠”的来历。

  此段记载虽不见诸正史,但在王居正被贬后,宋高宗仍对他非常欣赏这一点是屡见于《宋史》的,如高宗对王居正弟弟就说过“卿兄今安在?行大用矣。”和臣下谈论制诰,说“王居正极得词臣体”,还曾举前文谈到过的王居正替百姓出头,免贡罗、御碳事,说“守臣爱百姓皆如此,朕复何忧。”

  客观来讲,王居正即使来琼,不足一月即病逝,其子孙扶灵柩归扬州故土安葬是为常理,为何王氏后人会在海南开枝散叶?一种解释是当时北方宋金之间关系紧张不太平,夫人李氏又因秦桧在生,且交通不便不安全,只得携二子落居琼州。

  而据海南省王居正研究会秘书长王南海分析,王居正后代之所以留在海南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和乡贤祠脱不了干系。正是由于宋高宗的褒奖礼遇,并在海南赐地建祠,王氏后人因此要留一支在海南尽祭祀之职。“居正公的二子王斗赳后来迁居浙江,李氏夫人也并未葬在海南,甚至现在留在海南的居正公的墓也可能只是衣冠冢。”

  但长子王斗魁这一支可谓枝繁叶茂,据记载,他后来定居原琼山东南交潭社村,生育九个男孩:尚仁、尚义、尚礼、尚智、尚信、尚忠、尚质、尚文、尚和。除尚和没有后裔外,其他八兄弟都在海南繁衍后代,其后代遍布海南及东南亚各地。历代海南王氏出了不少名人、贤臣,从宋代起中进士就有九人,中举人亦有二十五人,这些人有相当部分都是王居正的后裔。

  乡贤祠历经800年的传承,见证了一代代海南王氏家族的更替。到民国11年(1922年),在海南一代文化先驱王国宪先生倡导下,集资将“乡贤祠”改建为“王氏大宗祠”,从此成为海南王氏宗亲共同的祭祀祖先之地。

  解放后,王氏大宗祠一度被占做它用,祠堂等建筑亦被拆毁。近年来王氏族人多方奔走,终于在今年初重新拿回旧址的土地证,并号召海内外海南王氏宗亲捐资重建海南王氏大宗祠,目前已筹款1100多万元,全面复建祠堂的工作正在展开中。

  王氏族谱里的王居正画像  邵长春 摄  

 

 

相关链接:

祠堂集体婚礼演绎“中国式520”
八氏宗祠成潮汕祠堂建筑一奇
到猎德祠堂享岭南婚礼
海口府城清代风格百年祠堂10年无人打理 垃圾成山
清末海南著名祠堂——黄忠义公祠的前世今生

 

(编辑:蔡志飞)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