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哥岭飞瀑草。
 
道银川藻。
 
“鹦哥岭飞瀑草”和“道银川藻"的生境。
 
道银村。 本版图片由卢刚提供  
  文记者 周晓梦
  庄子说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以人类有限的生命时长,对世间万物的认知是无法穷尽的。
  小小的海南岛,植物种类丰富,几百年来国内外的植物学家对它们的调查、研究,不可谓不深入,不可谓不细致,但依然有“漏网之鱼”。
  早在2007年,“鹦哥岭飞瀑草”和“道银川藻”就被科研人员发现,但真正名正言顺,有名有姓,还是最近几天的事情。其中“鹦哥岭飞瀑草”的繁殖方式让人脑洞大开,叹为奇观——在水下开花和传播花粉;而“道银川藻”则是雄蕊和雌蕊不同步,无法同花传粉,据推断只能是异花传粉。 
  ——编者按
(编辑:吴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