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琼海市校园舞蹈节上的表演用了东坡笠。
B 编笠世家对技艺的高要求
冯增超一家几代人都会编织东坡笠。过去因为贫穷,冯增超的父亲冯辉天13岁就开始学习编织东坡笠,用这门手艺来维持家庭生计。
冯辉天的编笠技艺比起祖上更臻于娴熟,其声名风靡岛内外,他编织的东坡笠曾远销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
正是生长在这样的氛围中,冯增超从小就表现出对编织东坡笠的好奇。但冯增超与东坡笠真正结缘是他高中毕业的1979年。家里共有兄弟姐妹5人,生活困难,冯增超是老大,父母要求他学会编织东坡笠,共同撑起家庭的生计。
父亲教冯增超学习编织东坡笠是从基础开始的,并且每一步都从严从高要求。他带着冯增超到山里砍竹子、剪葵叶、剥白藤。破竹篾、削白藤,这都是难度较大的基础技术,父亲要求冯增超认真、仔细、反复练习,一直练习到父亲满意为止,此后才一步步教冯增超编斗笠。
尽管时光流逝几十年,但冯增超还记得,在父亲的指导下,他费了吃奶的劲,终于编成了属于自己的第一顶东坡笠,心里暗自高兴。哪知父亲看了之后却说,“这绝对不能拿到街上去卖!”
父亲解释,因为冯增超编笠的技术还不成熟,斗笠的观感有损于“冯家笠”的声誉。这第一顶编织好的斗笠,只好拿去盖马桶了。虽然心中感到委屈,但冯增超明白,父亲对自己要求高,也是对冯家人编笠品质的严控。
“我只有严格保证品质,才能对得起父亲的这一番心意。”此后,冯增超不断地向父亲“交作业”,经过反复磨砺,父亲终于同意他拿一顶合格的东坡笠到集市上卖。冯增超还记得,那顶东坡笠卖了7块多,当时他高兴得手舞足蹈。
(编辑:陈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