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北京?
打击投机性购房需求,历来是中国房地产调控的重要基调,但这一最严厉的政策为何出现在北京?
链家地产的一份统计数据部分地解释了这一问题。该机构近期公布的一份报告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外地人购买了北京近45%的住宅,在过去的三年中,这一比例持续上升。2008年外地人在京购房占比仅26% ,2009年急剧上升到38%。
这里的“外地人”中,既有山西煤老板、温州炒房团这样的纯粹投机客,也有数百万工作在这个城市的“北漂”族。在政府和市场人士的描述中,前者往往被归类为投机性需求,后者则被认为是支撑房价的“刚性需求”。但二者的具体购房比例,该报告并未披露。
在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看来,此轮北京楼市调控新政,不仅是在打压房价,而且承担着缓解北京市人口和环境资源基本矛盾的功能。
在很长一段时间,因聚集了国内最优秀的经济、教育、医疗、文化、行政资源,北京就像一块巨大的磁铁把全国各地各种需求的人吸引过来。2010年,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和北京市政协常委会相继组织专题调研组调研北京人口规模后发现,截至2009年底,北京市实际常住人口总数为1972万人,已经突破了国务院所确定的到2020年北京市常驻人口总量控制在1800万人的目标。
这项调查显示,流动人口在京居住半年以上的有726.4万人,占流动人口总量的95.1%;居住时间超过五年的有123.2万人,占16.1%;举家迁移的比例逐年提高,达到41.2%。数量庞大的外来人口的持续流入,直接导致对于住房需求的激增,进一步加大楼市供需平衡的难度。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