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大人都记得滚铁环游戏。

孩子们也饶有兴趣地玩起跳皮筋。
跳皮筋、贴烧饼、编花篮、滚铁环、拍洋画、跳皮筋……这些曾伴随着多少代人长大的传统游戏,现在的孩子又有几个玩过这些经典老游戏?昨天,建邺区沙洲街道举办了一场“我和爸爸比童年”大型公益亲子老游戏活动,孩子们学会了爸爸儿时的游戏,爸爸妈妈们在游戏里找回了自己童年的美好回忆……
拍洋画也吸引了不少孩子
早上9点,工作人员刚把铁环、皮筋、肥皂水等“老游戏”道具准备好,广场上就聚集了很多居民。大人带着孩子玩起老游戏,拍洋画的拍洋画,吹泡泡的吹泡泡,滚铁环的滚铁环,男女老少发出的欢笑声传得很远很远。
记者满以为现在的孩子不会玩拍洋画(孩子们拿出一些多余的洋画,把洋画合在一起,摆在地上,轮流用巴掌去拍,或者用洋画去拍洋画,能拍翻即可拿走),却看到10岁的魏海洋和黄皓翔小朋友已经“开战”,吸引了许多人围观。为了追求拍得效果好,两个小男孩把阵地从最初的桌上转移到了地上,忽而侧扇,忽而猛拍,忽而乱扫,手法让人眼花缭乱。一场酣战下来,两个人几乎打了个平手。魏海洋告诉记者,这个游戏是小朋友们经常玩的,不过不叫“拍洋画”,而叫“拍卡”,卡片有许多图案,现在最流行的是“植物大战僵尸”和“神奇宝贝”。38岁的张先生感慨道:“这玩意儿几十年没玩过了,没想到现在还改了名。”

拍洋画幸运地保留下来,现在的孩子还会玩。宋峤摄
家长们对老游戏津津乐道
“拍洋画”算是硕果仅存的老游戏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滚铁环、跳皮筋等其他“老游戏”濒临失传,孩子根本不知道。谈起老游戏,家长们津津乐道,并且都表示是一种美好的回忆。
“打弹子、滚铁环有没有玩过?”当记者向一位姓马的家长提出这个问题时,马先生立刻就掉进了回忆中。“当然玩过!小时候我打弹子是高手,每天晚上睡觉前,数数自己赢回来的弹子,是最高兴的事。”马先生笑着说,“那个时候什么都玩,‘结冰解冻’啊,‘贴烧饼’啊,我都很擅长。”
对“老字号游戏”精通的并非马先生一个人,如今已经是孩子母亲的顾女士,当年是跳皮筋高手。“我记得3年级的时候,学校里曾组织过一次跳皮筋比赛,我拿了第一名,后来还有高年级的学生特意来向我学花色。”顾女士说,“皮筋两头拴上,随时随地可以跳,既健身又好玩,我一次可以救好几个人呢。”
市民感叹这项活动有意义
对于街道举办的“老游戏”活动,市民们纷纷感叹很有意义。一些市民认为这些“老字号游戏”已不仅仅是游戏,更是一种传统、一种文化。“现在的孩子憋在家里除了看电视就是上网,即使下楼玩玩,也没有玩伴,最多就是玩玩轮滑,没有像跳皮筋这种可以很多孩子一起玩的游戏了。”市民陶女士说,“这样的老游戏活动很好,我就觉得孩子应该多动动,这样才能健康。”(通讯员 王欢 记者 徐兢)
(编辑: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