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爆考卷上“DNA”错打成“DAN”
“请考生尽量乘坐公共交通方式前往考场。”前天,微博上就有网友爆料,在千分考的准考证上,居然有病句。对于这一错误,不少考生认为有失名校风范。而昨天再次有考生“爆料”:试卷也出错了,生物考题中的“DNA”打成了“DAN”,"蛋’疼”啊。考试结束后不久,微博上,有考生说:“DNA打成DAN又是想怎么样……”引来不少考生围观,“条条最后四个月拼了”惊呼:“看到DAN我迟疑了一下”,很快有考生恍然大呼,“我一开始很天真地以为真的有叫DAN的酶。”记者注意到,在微博上,有二十多个考生注意到这个细节。记者随后拨打了几名南京考生的电话试图求证,不过他们却都表示没有关注到。
各方观点
考生:自主招生转头空,高考才是关键
挨个学校“赶场”考试,甚至“三国通杀”,往年不少考生为了增加中榜几率,常常报好几所学校,然后辛苦“赶考”。而今年采访中记者发现,绝大多数考生只考一所,报两所的就已经算“封顶”了。而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对自主招生越来越淡定,明确自己就是打酱油的人也有不少。网友“梨比比不开心”说在微博上说:今天去考传说中的复旦千分考,3个小时200道题目出来之后脑全炸了,眼泪都考掉下来了,听着周围各种吐槽对答案完全轻松无压力,我就是传说中的打酱油的大神!“没什么准备,准备也没用,看你18年来的积累了。”而且他们的背后有家长和老师的支持。考生并没有想象中的“焦灼”,一名家长告诉记者,学校老师支持“打酱油”的做法:“高校多精呐,最后录取的考生大都是原本裸分就能考上的。”
南京一所名校几位学生说,他们老师一再提醒,千万不要在自主招生上花太多精力,从往年情况看,上成的绝大多数都是不需要自主招生优惠条件也能上的,而上不了的,就算拿到了自主招生资格也还是在高考上卡了壳,高考才是关键。”
一位叫明言近距的网友还做了个有意思的打油诗:复旦千分考落幕,三联盟试转瞬来。自主招生转头空,咬定高考不放松。考生们表示将迅速把频道切换到高考模式。
中学:“性价比”不高,当“练兵”即可
随着自主招生政策渐趋成熟,中学对自主招生的态度也很理性。有意思的是,中学根据自主招生院校的不同档次,给出的引导策略也各不相同。“应该说清华、北大、复旦这类985院校的自主招生考试还是值得花点功夫的,因为完全凭高考分数去拼杀难度很大,如果要能获得一个自主招生的优惠,还是相当不错的。但我们总体的指导策略还是,不要花太多精力,因为‘性价比’不高。考生从报名了解政策,到获得校荐资格,再到准备考试,这中间时间成本乃至心理成本都很大,心情随之起起伏伏,说对备战高考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从结果来说并不划算。以我们学校为例,每年获得学校推荐资格去考试的有400多人,通过考试获得自主招生优录政策的有70多人,而最后在高考中,因为有了这个优惠加分而被顺利录取的学生只是个位数。虽然具体到这个学生是自主招生政策的受益者,但从整体而言‘性价比’实在不高,所以我们不主张学生花太多精力,可以考,但别太在意,就当练练兵吧。”南京一所名校负责人告诉记者。
相关链接:
复旦出台新规 硕士生不用发表文章也能毕业(图)
复旦肿瘤医院 能否先治疗下你的医德?
复旦大学通过DNA找到曹操后代 其可信性超90%
复旦医院收费人员因口角将患者名字改为“张去死”
复旦自主招生"单飞"背后:自主招生未来之路咋走
(编辑:韩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