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理科分析加文科背诵
据了解,地理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题型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类,第一卷为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第二卷为非选择题,共40分,分必答、选答两部分。必答题主要考核必考内容。选答题主要考核选考内容,采用超量供题、限量答题的方式,即三个备选模块各设一题。考生任选其中一题解答,仅限选一题,共10分。
针对地理考试应该注意的问题和解题技巧,记者采访了海南华侨中学高三地理备课组组长凌敏训老师,凌老师在采访中特别强调地理学科并不是纯文科的学科,仍然需要学生结合更多的训练量来提高综合分析能力,特别在复习的过程中既要掌握背诵的基础知识,也要提高逻辑分析能力。
■科目特性 知识抽样考查更加注重学生的能力
凌老师表示,地理考试的题量不大,主要是20个选择题和3个简答题还有一个选做题,因此地理学科高考主要是抽样考察,不可能面面俱到。很多考生可能会觉得我复习了这么多,怎么才考了这么点。正因为此,所以地理学科的考察主要注重能力的考查,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知识的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以及到最后的知识的表达能力、评价能力等。
凌老师说,现在的高考越来越重视在新的情境下解决新问题的能力,通过设置书本上没有的情景,但是需要用书本上所学到的知识能力来解决问题。
■题型解析 图表题考查成为高考趋势
凌老师告诉记者,在每一年的高考试题中都会看到有各种各样的地理图像在试卷中出现,既包括我们地理中常见的区域图,当然也有一些统计图表、扇形图、折线图等等,还会有一些相结合的图表,新型的图表。今年的高考,对地理图像的阅读、描述、分析、评价,仍然会是一个重点。
对此凌老师强调,学生首先需要增强审题的能力,在题干和给出的材料中抓出已知条件,并明确答题的方向。其次,学生增强信息的提取能力,应该学会在图表中看出隐含的信息,特别是注意地球运动这一部分图表题。
■复习指导 热点问题要求考生加强对时事的关注
针对考试的素材凌老师表示,高考越来越注重教材外的主题,特别是热点问题。例如海南曾经就以冰岛火山喷发为情景,考察了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板块运动规律、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影响、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基础知识。还有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国地区干旱缺水、中国人口问题等都曾经成为各地高考的素材。
这样的高考命题趋势,对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也会在高考的后期给学生提供这样的热点专题训练,学生平时也可以关注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但关键还是要抓住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增强知识的迁移能力。
政治 题目变难了复习抓基础
海口网4月6日消息(见习记者 任锦雯)今年政治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仍为90分钟。考试范围包括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两个部分。必考内容为: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个必修模块。选考内容为:经济学常识、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三个选修模块,每个模块设一道非选择题,考生选择其中一题作答,多答者只批阅第一题。约占8%的分值。时事政治的内容在相关模块试题中体现。记者对海南华侨中学政治科科组长、高三年级备课组长李宝元老师进行了采访。
●题型解析 考题更活 双选题增多
在李宝元老师看来,近些年海南省高考科目特别是政治科目的选拔性越来越强,试题越来越灵活,难度也在增加,而相应地,学生的应试水平却在下降。
李老师介绍,高考政治试卷共有22道选择题,而单选题减少,双选题增多。他表示,对于许多考生来说由于不好排除疑难项,所以选项更加模棱两可。第二卷的问答题也增加了难度,考察的知识点不再局限于主干知识、重点知识,而更加注重知识面的考察。
●复习指导 重基础 不搞题海战术
李老师认为,首先,考生在这两个月的复习当中不要好高骛远,一定要重视基础,把该背的背会、该理解的记住,把基础夯实了,考试也能达到60分以上。其次,在学好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突出主干知识和相关知识点,构建学科知识网络和知识体系。
李老师表示,题海战术是绝对不可行的,他提倡做题要少而精,在做题和记忆中找到平衡点,掌握相关知识点。同时,由于政治科目自身的特点,对考生的逻辑水平和语言表达也有一定的要求,考生在答题过程中也要注意这两个方面。
●答题技巧 有条理 表述要有血有肉
李宝元老师特别强调在高考前的最后两个月,训练基本的答题技巧是很有必要的。他表示学生在答题时一定要回归到课本中的知识点,审题过程中仔细分析,从题干和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找出平时所储备的知识点,在解答时做到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表述准确,切忌没有逻辑性,想哪答哪,也不能点到为止,要组织好语言,各个条和点都要有血有肉,表述完整。
最后,李宝元老师提醒,考试时考生一定要先浏览一遍试卷,做到心里有数,做题时遵照先易后难、先熟后生的原则,保证得分。
历史 题型变化较大 考查更深化
海口网4月6日消息(见习记者任锦雯)历史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试卷Ⅰ为单项选择题,共50分,范围为必考内容。试卷Ⅱ为非选择题,其中必考部分占38分,选考部分占12分。选考部分中,选考内容为1、2、3、4、6,每个选考模块1小题,共5小题,考生选择其中1小题作答(共12分)。海南中学高三历史备课组组长程晓华老师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
题型解析
试题分值和设问模式都有变化
历史科目是今年变化较大的一个科目,在第二卷非选择题中选修模块的设置有所调整。程晓华老师介绍,选修内容由原本的六个模块变为1、2、3、4、6五个模块,题目也由之前的六选二变为五选一,减少了一道题目,相应地,由之前的每题8分变为一题12分,其中必考部分分值增加到38分。
程晓华老师分析,因为题目设置的变化,各道题目赋分也将有所变化,进而造成出题方式的安排可能与以往有所不同,或问题增加,或每问分值增加,若问题数不增而分值增加,则可能出现问题综合性或深度变化。
答卷技巧
从题目材料中挖掘有效信息
应试和做题方面,程晓华老师建议考生在拿到试卷后先整体阅读一遍,做到心里有数,做题先易后难,不能空题。考生要最大限度利用材料提供的相关信息联系相关核心知识或阶段特征,然后运用历史思维能力进行抽丝剥茧。对于试卷中可能出现的大量陌生材料,程晓华老师建议,考生根据需要再反复阅读推敲,把材料用足,充分分析和利用有效信息,回归课本联系教材,从核心知识中找到联结点,进行知识迁移,从而解决问题。
相关链接
2012年高考语文点拨:病句和古诗词鉴赏
高考志愿填报指导:一本“压线”录取填报技巧
杭州一中学因为高考将近 规定男生女生不得独处
海南名师说高考:生物要回归课本 构建知识网络
山东省教育厅回应"见义勇为高考加分
高考备考饮食的一日三餐
(编辑: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