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报记者许欣图/本报记者李小岗
课余时间,他们喜欢踢足球、看电影、下象棋。实验室里,他们冷静沉着作分析;文学社里,他们妙笔生花写诗歌。在同龄人正在忙于备战高考时,这些充满朝气的“阳光少年”,以及个性张扬的“魅力少女”,已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名校提前录取。
4月20日,记者从海南中学了解到,该校已经有12名同学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大等国内著名高校提前录取;另外,有7名同学已通过大学自主招生考试,参加高考后加分或降分录取。
其中,韩政宇、冯璐、王京雨、钟业弘、陈欢、符舒程共6人已经被北京大学提前录取,吴嘉龙、赵之德、薛芃共3人被清华大学提前录取,周姝被中国科技大学提前录取,谢召飞被上海交通大学提前录取,黄嘉祥被浙江大学提前录取。
他们的成绩被众多同龄人深深羡慕,他们有什么样的学习秘诀?在接受南国都市报记者采访时,他们不约而同地强调了两个字“勤奋”。他们的成长经历证明,全都不是书呆子。
他们的共同点是:通过参加学科竞赛获得保送名校的敲门砖,因竞赛成绩突出与名校签约,或参加保送生考试被名校提前录取。
目前,他们都在教室里集中精力复习,准备迎接高考。他们说,希望通过高考来检验自己高中三年的学习成绩。他们说:“努力学习是一种惯性,为了适应大学紧张的学习生活,我们不可能放轻松。”
王京雨:对学习感兴趣不感到辛苦

王京雨现为海中高三(6)班学生,2011年12月,他到长春参加全国奥林匹克化学竞赛决赛荣获一等奖,受到北京大学青睐,获保送北京大学化学专业。“我特别喜欢做化学实验,每当合成新的物质,就特别有成就感。”王京雨说,为了参加竞赛,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时间去攻克难关,但他从不感到辛苦,因为有兴趣。
这是个身高1.80米的阳光小伙,他说,自己在上小学时一直学习国画,初中后因为学习紧张暂时放下了。
王京雨的学习经验是,把基础打牢。高一时,他的考试成绩在年级排100名左右,并不算太出色,但一直在进步,到高二时,成绩已经排年级前30名内了。
吴嘉龙:从高中树立考清华的目标

现为海中高三(1)班团支部书记的吴嘉龙的基础很扎实,2009年考入海中时,他的成绩是满分满星。中考后的暑假中,他已经提前预习高中课程。吴嘉龙平时喜欢踢足球,是个很有主见的男生。
与王京雨一样,2011年12月,他到长春参加全国奥林匹克化学竞赛决赛获二等奖,受到清华大学青睐,获保送清华大学化工系。
吴嘉龙的学习经验是,能够吃得“苦中苦”。他说,平时要反复练习同一学科的知识,疲倦是在所难免的。不能随心所欲地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确实令人苦恼,但只要树立明确的目标,并不断地奋斗,遇到挫折要有勇气克服困难,胜利必将属于自己。“进入高中的那一年,我已经树立目标,考上清华大学。”
韩政宇:写作文不喜欢按套路走

现为海中高三(1)班数学代表的韩政宇于2011年12月参加全国奥林匹克化学竞赛决赛获二等奖,获保送北京大学哲学系。
身为理科生,为何选择了富有文科色彩的哲学专业呢?韩政宇说,自己不仅喜欢读书,还喜欢踢球,属文理兼优型。比如,平时他喜欢看外国文学书籍,写作文不喜欢按套路走。“获得保送有剑走偏锋的感觉,我还要凭实力在高考中拼搏。”韩政宇自信地说。
薛芃:写诗与物理不矛盾

高三(1)班是理科实验班,进入这个班的学生,要过五关斩六将接受筛选,身为理科生中的佼佼者,薛芃的兴趣之一是写诗歌。他曾任学校海风诗社的创作部部长,时常给校园文学社投稿。“诗分两种,一种是好看的,一种是好读的。我写的诗只好看不好读。”薛芃说话很有幽默感。
薛芃是一名竞赛高手,曾获2011年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二等奖、2011年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省级赛区)一等奖、2010年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省级赛区)一等奖。早在上初三时,他便参加全国初中数学竞赛(海南赛区)获一等奖。他说,写诗与物理不矛盾。他对物理着迷的原因是,小时候感到好奇的事,通过学习物理能找到答案。
薛芃现被保送清华大学电机系。他的学习方法是:多想、多看,对于有兴趣的事,要力求找到答案。上课认真听讲,多做练习题并举一反三。
(编辑:陈思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