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6岁的余婷,200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从华中师范大学毕业。2007年,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她进入海口市金盘实验学校担任数学教师,现任学校初中数学组组长,因其做事严谨、雷厉风行,学生们给她起了一个亲切昵称——“余哥”。

“我心目中的好学校”海口海港学校 争创省一级规范校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2-05-30 09:16

“我心目中的好学校”

而今迈步从头越

——海口海港学校追求特色办学,争创省一级规范校

    我们一直憧憬这样的愿景,虽然海港学校的生源质量比不上省、市重点中学,但我们要让广大家长和学生都有这样的感受:在现代化的教育环境与人文氛围里,港中的师生都能享受生活的幸福,体验成长的快乐,追求真知,奉献爱心,实现自我,感受欢乐和成功。——这是海口海港学校周先平校长的美好愿望,也是全体港中人的追求目标。

    今年秋季回迁新校区 教育设施属省内一流

    “真的吗,今年秋季开学前我们真的能回迁新校区学习和生活吗?从规划图上看,整体改造后的新校区非常漂亮和宽敞,教育教学设施也是省内一流的,我们真能赶得上?”日前,当记者来到海港学校临时校区采访时,海港学校的师生对今年秋季回迁新校区充满了期待。

    海港学校前身为海口港务局中学,创办于1963年,属于企业办学性质,2005年9月由海南港航控股有限公司移交海口市教育局,属市教育局直属公办寄宿制学校。学校分为初中部和高中部,现有38个教学班,在校生2000余人。

    从企业办学到政府公办学校,海港学校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办学历程。上一任校长孙燕青清楚地意识到,在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二十一世纪,如果没有办学新思路、墨守成规遵循企业办学的模式就意味着学校没有发展出路。因此,学校从改善办学条件和办学环境入手,为海港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010年11月,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市教育局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海港学校被列为我市最大的“校安工程”改造学校,政府总投资7000多万元,对位于秀英区海港路29号的老校区进行全面改造重建。重建后的新校区将按照省一流学校的标准进行配置,不仅有设备完善、功能齐全的实验室、电脑室、图书馆、多媒体教室、美术室、音乐室、舞蹈室等,还拥有全监控的标准化教室、高标准的学生公寓和食堂,能够解决800名学生的住宿,办学环境甚至超过了部分省、市重点中学,办学规模也将从现在的38个班级增加到54个班级(高中30个班级,初中24个班级),新增700个初、高中学位,将成为我市西郊的一所优质品牌学校。

    2012年秋季,学校对参加今年中考成绩优秀并报读该校的海南户籍学生开出了诱人的招生条件:凡是中考等级分70分以上的贫困生,不仅免高中三年学费和住宿费,每学年还给予相应的生活补贴等优惠政策,诚招优质生源。

 


 

    以德治班创新教育模式 精细管理分层因材施教

    学校的管理首先是教育思想的管理。教育理念是学校管理的灵魂,也是打造品牌学校的灵魂。近年来,海港学校审时度势,致力于打造新风、新貌,勇于创新、突破。

    “我们认为,教育质量必须体现在每一个学生身上,不应该只是体现在少数优等生身上;如果不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没有让每一个学生得到最充分的发展,那么,这样的教育就不是最优的教育,也不是一流的教育。我们要让港中的学生每天一起床就想上学校,要让广大家长体验到把孩子送到港中学习就是不一样。”港中人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在海港学校,港中人自创了“以德治班”的新教育模式。所谓“以德治班”,就是在每个班级成立自治小组,其成员由各班的班委会、团委会成员和学生代表组成。自治小组每天在上学时间配合校警检查学生的行为规范,在早读和课外活动检查学生的出勤、卫生、文明礼仪等情况,并填写学生行为规范记录表和文明礼仪记录表,每天上报德育处,每月对全校所有班级进行量化考核,考核结果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对于评定优秀的班级发一面流动循环红旗,对于优秀班级的班主任给予物质奖励;对于好的学生予以表彰,差的班级予以批评,差的学生宣布处理结果。

    实践证明,港中人通过“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以德治班”的新教育模式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现在,每一个班级,每一名学生都能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良好的校风、严谨的学风逐渐形成;教师们也一改过去那种强硬、粗暴的教育姿态,以炽热的情感,创造性的智慧,引领学生以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热爱班级与学校为起点,让学生懂得爱、学会爱、学会感激、学会回报社会为天职,师生关系和谐发展成为了港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说起“以德治班”的成效,周先平校长甚感欣慰。

    港中人的另一项创新举措就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出不同的成长方案,采取不同的策略,通过分层次确定目标、分层次备课、分层次上课、分层次布置学生作业、分层次辅导、分层次考核等具体办法,千方百计地照顾不同程度学生的不同需要,使各层面的学生都学有所得,让学困生学起来,中等生优起来,优等生尖起来,从而使学校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高。

    我们的教育理念是,一个班主任工作的成败在于“两有生”,尤其是最后的那名学生,这些学生教育成功了班级工作就成功了。为此,港中人对两有生实行“四清四制”:要求学生做到“课堂上的教育问题不留到课后、不留给别人,自己当堂解决”;要求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今日事今日毕,不留到明天”;要求年级组对本周中学校检查没有达标的工作、教师家长和班主任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集中清理,不留到下一周;要求德育处对年级组难以解决的问题,集中起来进行重点教育和处理,一一化解,不留到下月。

    正是这种“环环相扣,责责相连”的责任追究制,把各科老师、班主任、年级组、德育处、学校领导连在一起,形成了责任链,依据相应的岗位责任分层分包,层层落实的精细化管理,确保了学校各项教育教学目标的落实与实现。

 


 

    按需培训提升师资素质 五年规划争创一流品牌

    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生存的基础,也就是说,一所学校,首先应该有较高的教学质量,然后才有可能创品牌、创特色。港中人明白:创立一所学校,需要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创建一所品牌学校,更需要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

    近年来,海港学校通过多种途径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增强学校的师资力量。例如,学校要求每一位教师根据自身的需要,制订出个人的培训计划,学校再根据教师的不同需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青蓝工程”,选聘政治思想过硬、业务能力强、科研水平高的导师,通过传、帮、带,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另外,学校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先后选派多位教师参加省级乃至国家级的骨干教师培训,为优秀教师承担科研课题、参加学术交流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学校还不定期地邀请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以此开阔教师视野。目前,一支师德高尚、业务过硬、结构合理的优秀教师队伍已经初步形成,雄厚的师资力量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证。

    翻开学校近三年的备忘录,我们惊喜的发现:该校教学成果显著,高三学生历年会考合格率、高考入围率在海口市普通高中名列前茅。近三年来,学科竞赛获国家级奖励50人次,省市级60多人次;学校先后荣获第8届全国小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集体奖、全国礼仪教育示范学校、全国普法教育先进集体、海南省“五四红旗团委”、海南省教师“校本培训”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获得2011年度第九届全国高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历史组)国家一等奖的郑碧霞老师说:取得这些成绩,我觉得除了自身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和个人的努力专研外,正是学校给我们提供了成长的平台,特别是学校里的其他老师,他们的无私帮助使我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获益匪浅。

    曾经在两年内三度荣获全市音乐课评比和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的年轻教师贾宇感慨道:人们常说,一粒种子,只有深深地植根于沃土,才能生机无限;我非常庆幸在人生的韶华之年,来到海口海港学校这片沃土。在她的培养、造就下,在校领导的信任和老教师们的帮助下,小小的我才得以成长,我人生的画屏上才涂下了一抹最绚烂的色彩。

    这一连串综合或单项的荣誉,记录了港中人成长的足迹,更是不断向前的动力,让学校把每一次荣誉都当成一个新的起点。在成绩面前,港中人没有骄傲,他们深深地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港中人正在认真总结过去,正确看待现在,科学谋划未来。为此,港中人制订出“一二年打基础,三四年强化规范管理,力争在2015年争创省一级规范校”的五年发展规划。

    我们将秉承人文性、开放性、创造性的办学理念,把海港学校办成现代化的、有特色的育人基地,朝着“教学管理高层次、校园文化高品位、师生素质高提升、教学质量大提高”的目标迈进,让海港学校成为“宜业、宜学、宜乐、宜心”的品牌学校。

    承诺庄严而神圣!但我们相信,永不言输的港中人将以满腔的热情和勇于创新的热情,凝心聚力,开拓进取,放飞瑰丽的梦想,创造出更加灿烂的明天!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来源: 海口网] [作者:陈新卫] [编辑:韩静] 

网友回帖

海口秀英区将新增3所学校 今年底完成项目前期工作
今年海口中小学新生入户调查比例下降
海南高职(专科)批平行志愿投档分数线出炉
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2018届音乐表演班的11名大学生用17种语言翻唱的歌曲《带你去旅行》。
  对于高三的同学们来说,距离2018年高考仅剩12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