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治班创新教育模式 精细管理分层因材施教
学校的管理首先是教育思想的管理。教育理念是学校管理的灵魂,也是打造品牌学校的灵魂。近年来,海港学校审时度势,致力于打造新风、新貌,勇于创新、突破。
“我们认为,教育质量必须体现在每一个学生身上,不应该只是体现在少数优等生身上;如果不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没有让每一个学生得到最充分的发展,那么,这样的教育就不是最优的教育,也不是一流的教育。我们要让港中的学生每天一起床就想上学校,要让广大家长体验到把孩子送到港中学习就是不一样。”港中人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在海港学校,港中人自创了“以德治班”的新教育模式。所谓“以德治班”,就是在每个班级成立自治小组,其成员由各班的班委会、团委会成员和学生代表组成。自治小组每天在上学时间配合校警检查学生的行为规范,在早读和课外活动检查学生的出勤、卫生、文明礼仪等情况,并填写学生行为规范记录表和文明礼仪记录表,每天上报德育处,每月对全校所有班级进行量化考核,考核结果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对于评定优秀的班级发一面流动循环红旗,对于优秀班级的班主任给予物质奖励;对于好的学生予以表彰,差的班级予以批评,差的学生宣布处理结果。
实践证明,港中人通过“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以德治班”的新教育模式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现在,每一个班级,每一名学生都能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良好的校风、严谨的学风逐渐形成;教师们也一改过去那种强硬、粗暴的教育姿态,以炽热的情感,创造性的智慧,引领学生以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热爱班级与学校为起点,让学生懂得爱、学会爱、学会感激、学会回报社会为天职,师生关系和谐发展成为了港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说起“以德治班”的成效,周先平校长甚感欣慰。
港中人的另一项创新举措就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出不同的成长方案,采取不同的策略,通过分层次确定目标、分层次备课、分层次上课、分层次布置学生作业、分层次辅导、分层次考核等具体办法,千方百计地照顾不同程度学生的不同需要,使各层面的学生都学有所得,让学困生学起来,中等生优起来,优等生尖起来,从而使学校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高。
我们的教育理念是,一个班主任工作的成败在于“两有生”,尤其是最后的那名学生,这些学生教育成功了班级工作就成功了。为此,港中人对两有生实行“四清四制”:要求学生做到“课堂上的教育问题不留到课后、不留给别人,自己当堂解决”;要求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今日事今日毕,不留到明天”;要求年级组对本周中学校检查没有达标的工作、教师家长和班主任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集中清理,不留到下一周;要求德育处对年级组难以解决的问题,集中起来进行重点教育和处理,一一化解,不留到下月。
正是这种“环环相扣,责责相连”的责任追究制,把各科老师、班主任、年级组、德育处、学校领导连在一起,形成了责任链,依据相应的岗位责任分层分包,层层落实的精细化管理,确保了学校各项教育教学目标的落实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