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称培优质量 立据为证改为口头承诺
12日,在街道口珞珈山劝业场,某一对一个性化教育机构的接待老师对前来咨询的家长说:“只有肯跟着学习,保证有效果,保证成绩有提高。只要按照老师方法来,暑假绝对可以提高40分。如果孩子的某科以前只考50分左右,分数提高三四十分没有问题。”
记者在一家机构看到一个宣传册,“15-30天数学提高56分,语文提高32分,英语提高25分,30-60天,高中提高140分,初中提高156分,小学提高84分。”
记者问,培优可以达到的效果能否写进合同?对方说:“我们都是凭良心做事,说话算数。如果说签合同,我们也可以签,但这要通过和老师们沟通、分析后,到时候才能够保证。”
据记者调查,今年,有七成机构不愿签培优“质量”合同,以前敢签的“包过”全部改为口头承诺。武汉市工商局合同处一名专业人士说,不少培训合同都规定“任何口头承诺均无效”,试图在承诺无法兑现时,规避风险。这显然不符合合同法规定。
工商提醒
培优投诉增加提防陷阱
据武汉市工商机关登记资料统计,目前,武汉从事教育咨询的单位,共2838家。其中,以设立公司开展教育咨询的有2678家,个体开展教育咨询的有160家。这还不包括大量在居民楼内,挂个牌子就招生的各种“黑培训”。为抢生源,一些培训机构扩张得厉害,分支机构一年就从3个增至9个。
武汉市工商局通报称,一些培训机构以不实的夸大宣传,招徕生源,几成最大乱象。消费者明明是冲着名师和成功的范例去的,却发现被虚假宣传忽悠了。比如去年6月15日,江岸郝梦龄9号武汉二中斜对面乐天堂书店二楼乐考教育机构,所宣传的名师和成功学生的案例,都是造假。去年7月14日,消费者刘先生与江岸竹叶山万隆经济小区某画室签订合同,交付1.5万元,给女儿培训美术,约定2011年3月底包过湖北省美术联考,不过就退全款学费。最终,刘先生女儿没有通过湖北省美术联考。
昨日,武汉市工商局12315统计数据称,今年以来,该市共接到教育培训类投诉319起,而2011年教育培训服务投诉为487起,2010年为364起。
工商部门提醒,家长要提防以下培优陷阱:一些合同仅有培训课时,而无具体的培训课时时间,没有具体说明一课时是多长时间,仅以几次培训课代替,双方易就培训课时发生争执;一些机构将培训课时与教材费用“打包”,如培训课时单价极低,但教材费明显过高,有以卖教材为主、培训为辅之嫌;有的培训机构打着“考试保过,不过退费”的旗号,夸大培训效果,忽悠签订合同。培训学员没有通过考试,双方各执一词,导致纠纷。
专家说法
客观看待孩子成绩理性选择课外培优
华中师范大学(招生办)教育学院副教授夏家发说,10年前学校乱收费引来很多投诉,后来,教育部门实行一刀切,不允许补课。校外培训机构,就开始争抢培训蛋糕。
夏家发对孩子过早参加培优班并不赞成,他说,在幼儿园时就把孩子送去培优,这违反了人的发展和成长规律。如果说中考、高考培优情有可原,但参加校外培优的时候,也应该与任课老师和班主任充分协商。因为,学习重在课堂上,这相当于三餐主食,课下补习相当于吃零食。目前最优秀的师资还是在学校内,外面一些机构不能说没有好的老师,但显然不如学校多,也缺少学校严谨的学习环境与氛围。
夏家发说,一些培优机构,为了能招到生赚到钱,夸大宣传非常普遍。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是教育部门明令禁止的,有的机构说是聘请一线在职教师任教,其实只是个幌子。此外,培训机构的一些说法是为了迎合家长。家长对孩子的成绩应客观看待,本来孩子的能力只能考400分,培训机构却说通过培优能考500多分,如果孩子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好的学习习惯,很难有大的提高。(记者胡勇谋通讯员高峰 实习生董佳临 熊弯)
(编辑: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