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浙江省温岭市发生一起幼儿园教师虐童事件。事发后不久,女教师颜艳红虐待班上幼儿全过程的视频在网上被曝光,此事刺痛了全社会的神经。截至目前的最新消息是,涉案女教师颜艳红因涉嫌寻衅滋事犯罪已被公安机关刑拘,并被报请批捕。事发后蓝孔雀幼儿园园长已被免职。
很显然,这件事情发生后,所有的板子打在了女教师颜艳红的身上。一时间,“虐童教师可能面临五年监禁”,“公众呼吁设立虐童罪”等消息不绝于耳。温岭女幼师虐童事件并没有因为颜艳红被刑拘和当事幼儿园园长被免职而画上句号。
但有没有人想过,是什么让幼师颜艳红这个阳光下的天使变成了孩子眼中的“魔鬼”?本报试图通过对普通幼师的追踪,来解读这一个大家熟悉又陌生的行业。
老师是孩子和家长眼中的“天使”,是孩子的精神导师和行为指引者,幼师的生存状态好坏潜在地影响着幼儿园这一方净土。记者走访发现,目前年轻幼师这一表面光鲜的群体身后,却隐藏着鲜为人知的故事。生活的单调,工作的压力,职业成就感低、总被家长误解……这既让很多人心力交瘁,又让一些人的心理发生着微妙的扭曲。
揣着理想走出校门的年轻人
26日5时,一阵急促的闹钟声将被窝里的江圆吵醒,她急三火四地跑到厨房忙活全家人的早饭,因为她必须赶在6时前走出家门乘公交车去上班。5年来除了节假日和休息日,这一幕每天都在重复地上演,即便她嫁为人妻,成为人母也从没有改变过。
“怎么还有这样的人,她不配当老师。”公交车上的江圆翻看着手机网页,温岭教师虐童的新闻让她愤怒,但很快她的情绪就平息了,她虽然不知道颜艳红为什么要那么做,但她似乎猜到了什么。
6年前,江圆从沈阳市艺术幼儿师范学校毕业,成为一家民营幼儿园的老师。“我们那时候已经不分配了,进公立幼儿园也没有编制。”江圆说,怀揣着幼师梦的她,最后和很多同学一样,应聘到了一家知名的民营幼儿园。
这6年来,江圆从当初800元的工资熬到了现在的1000多元,但始终没有盼来保险,更别提公积金了。“刚上班的时候,我上街买条裙子都得合计合计。”江圆说,民营幼儿园的待遇与公立幼儿园不能同日而语,但他们班所有的同学都进了民营幼儿园。而如今,继续干幼师的,也只有五六人了。
“其实刚开始时,很多人都有梦想,每天忙着做教具,对孩子也有耐心。”但是江圆说,生存的压力和家长的不解,往往摧残着年轻人的梦想。
江圆清楚地记得这样一件事:她有一个小师妹叫梅文,刚上班时和很多人一样怀揣梦想,即便是拿着微薄的工资。可有一天,一个孩子不小心磕了,放学时不论梅文怎样解释,等待她的还是家长的一个嘴巴。梅文将自己关在卫生间里哭到很晚,第二天上班后人像变了一样,完全一副混日子的状态。直到有一天,梅文嫁给一个生意人,就彻底地离开了幼儿园。
公立幼儿园10年不添事业编制
相比江圆来说,同为校友的于莉就要幸运得多。1998年,于莉从沈阳市艺术幼儿师范学校毕业,被分配到沈阳某机关的一家知名公立幼儿园工作。而且她们班30多人归宿都基本相同,所以直至今日,大家还都坚持在幼师的岗位上。
但是身为师姐的于莉很同情江圆这批年轻的幼师。于莉说,在她的印象里,近10年,她们的幼儿园都没有再添一个有事业编制的幼儿教师。但是幼儿园里的一半工作,又都是这些没有编制的年轻人担负着,且负担的比重越来越大,这些年轻人也被社会通俗地认为是“临时工”,拿着每月1000多元的薪水。
“没有‘身份’,又没有相应的待遇保障,很多年轻人仿佛看不见未来。”于莉说,于是就造成了这些年轻人严重的“职业倦怠症”,基本表现为对孩子不耐烦,甚至是混日子。
这样的情况在民营幼儿园更是普遍,因为那里的幼师全都没有编制,但像温岭的事情沈阳还没有发生过。于莉也想不通颜艳红为什么要这样做,她猜想或许和这有关。
昨日,有媒体就报道,颜艳红在幼儿园工作了两年多,月薪也只有1000多元,父母没有钱贴补她,日子过得很紧巴,“吃顿肯德基都得算计算计”。她曾多次和同事抱怨“当幼师不如端盘子”。但较起真来,她又不愿意放下身价,颜艳红最大的梦想是能调入到当地待遇好些的公立幼儿园……
当理想照不进现实时,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放弃这个行业,另谋出路。
采访中,一位家长向记者表示了自己的看法:“幼儿教师拿不到理想的待遇,今天辞职,明天请假,工作的主动性不强,她们如何安心教育培养下一代?”这位家长说,她女儿就读的幼儿园就常换老师,让孩子都无所适从。
这样换来换去的结果,注定是教育能力不稳定,教育质量受到影响。
100%就业率带来的“质量尴尬”
有人曾说,现今的幼儿教师虽有“教师”之名,但在实践中表现为缺乏“教师”地位与待遇的现实兑现。
梁克俊是沈阳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副书记,在他看来他们学校学生的就业率非常值得骄傲。“我们好多学生还没毕业,用人单位就来签约了,就业率能达到100%。”梁克俊说,现今的幼师需求仍很高。
但与100%的就业率相对应的却是一种尴尬,那就是普遍的就业质量不高。梁克俊也记得,这10年,很多公立幼儿园就再也没有批过事业编名额,于是现在的很多毕业生,即便进入公立幼儿园,也没有相应的名分,拿到的最高工资也不到2000元。
幼师待遇不高、人员流动大的情况不只在某一个地区,似乎在全国很多地方上演着传导效应。去年,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对广州市200多所不同类型幼儿园的6857名教师进行抽样调查显示,有六成幼师月薪在901-2000元之间。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的月均收入差距达4000元。作为输出幼儿教师的“大户”,广州市幼儿师范学校校长吴健伶说,前些年幼儿师范学校毕业生入职(民办园)月薪一般在1000元左右,近两年才上了2000元。
“做幼师,待遇还不如保姆,谁愿意干呢?”广州市幼儿师范学校曾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过跟踪调查,发现相当部分幼师在工作三五年后就离职了,其主要的原因是待遇偏低,与幼师工作的劳动强度、职业要求等不匹配。
“相对来说,沈阳的情况没有他们那么差。”沈阳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老师金芳带过6年毕业生,据她了解,她所带过的学生如果不是情非得已,是不会选择离开的。
“这些学生非常爱孩子,每次实习的时候都看得出,她们非常爱这个事业。”金芳说,毕竟教师还是一份受人尊重的工作,离开的学生大多是考入了小学任教或当上了公务员。但是金芳也表示,从长远来看,幼师的待遇应该得到相应的保障。
“阳光下的天使”看到希望
在铁西区经营一家幼儿园的骆玉清告诉记者,目前民办幼儿园的幼教队伍很不稳定,人员流动性很强。于是他们放宽了准入的门槛,只保证班主任是幼师专业毕业,而其他老师学什么的都有,教师整体素质明显不高。
“其实学前教育是很重要的,那是一整套的教育模式,不是什么人都能胜任的。对教师在专业素质、儿童心理等方面都有要求。”于莉说,但遗憾的是很多人的传统思想始终认为幼师无非就是带着孩子做做游戏,看看孩子罢了。就像以前街道的幼儿园阿姨,甚至是保姆。于莉认为,如果让年轻的幼儿教师长期背着沉重的生存压力去工作,那么,学前教育将很难有一支稳定的师资队伍,幼教水平长久下来必定受到影响。
辽宁省教育厅印发的《辽宁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年-2013年)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到,我省将在两年内新建、改扩建600所公办幼儿园。
2011年的统计数字显示,辽宁全省举办学前教育的单位有9352个,独立设置的幼儿园8661所,其中公办及具有公办性质的幼儿园占28.9%;民办幼儿园6156所,占71.1%。全省幼儿园教职工6.5万人,其中专任教师4万人。
辽宁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研究制定公办幼儿园机构编制标准,核定公办幼儿园人员编制,逐步配齐配足公办幼儿园教职工。将幼儿教师纳入中小学职称制度改革范围,建立与中小学统一的职称(职务)等级和名称。
这让很多幼师看到了希望。
记者采访了多位幼师,虽然辽宁与浙江地隔千里,但他们都觉得,温岭的虐童事件也让自己觉得“难堪”。“其实大家都知道虐童事件只是个个例,我们希望社会能给幼师这个群体更多的关注,让我们安心地培养教育下一代。”
采访中,江圆说过这样一句话:“幼师当了母亲后,心态会有很大改变,她会更加包容孩子。”于莉也说,她从事幼儿教育这么多年,从来没遇到过这样的事儿,很多教师对孩子还是爱护的。金芳也说,很多的学生还是热爱这个职业的,不能以温岭事件来否定一切。
(编辑:郑克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