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11月6日《齐鲁晚报》报道,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武昌实验小学,一项旨在淡化小学生官本位思想的革新正在展开,学校少先队里98个大队长、中队长和队委被要求取下肩膀上代表身份的“二道杠”、“三道杠”,代之以统一的志愿者标识,没有差别。有人开始叫好。有人开始怀疑,当成人的世界已经在向幼儿园渗透时,一所小学又如何能够幸免?
众所周知,官本位的文化在我国十分浓厚。这种浓厚的文化甚至严重影响到了学校教育。大中小学设立班干部。在小学里,还有全校性的少先队大队委干部。班干部和大队委的干部有级别的高低和权力的大小之分。对于后者而言,区别谁的级别高、权力大,最直接和明显的标志就上臂衣服外佩戴的“几道杠。”“一道杠”最低最小,“二道杠”居中,“三道杠”最高最大。这种类似于军队和行政权力体系的“几道杠”,将学生分成当权者、无权者、权大者、权小者,让学校教育异化为粗暴的权力的秀场。
总体上而言,班干部和几道杠制度是一种恶的制度。它把成人世界的官本位硬生生地复制到孩子们学校里,让孩子们从小就对权力心生渴望与畏惧,并伴随着强权下的服从与惩罚。这与现代政治文明是格格不入的。首先,谁当班干部,谁戴几道杠,并不是民主选举产生的,或者说,并不完全由此产生。其次,班干部和几道杠者本质上是官,而不是为全班同学和全校同学服务的,而是为老师和学校领导服务的。再者,这种制度或明或显地鼓励告密,让班干部和几道杠者成为权力的帮凶,造成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伤害。从教育应该以人为本的角度来看,班干部和几道杠制度问题多多,弊大于利,必须取消或改革。
“小学班干部制度是在培养‘汉奸’!”去年12月,“童话大王”郑渊洁语出惊人地指出,汉奸有三个特点:1.为强权效力;2.告密;3.奴役同胞。基于此,他建议取消小学班干部制度,让所有孩子平等成长。郑渊洁的此番言论引起舆论的广泛关注。一项1588人参与的“关于取消小学班干部制度的调查”显示,竟有90%的网友赞成取消小学班干部制度。小学里的班干部一时间人人喊打。大部分家长对于现在的小学班干部最深恶痛绝的莫过于喜欢打小报告,“班长的主要任务就是帮老师观察哪些孩子不遵守纪律。”班级的纪律固然要维持,但打小报告不是一个好办法,因为它不仅会伤害同学们之间的友好感情,还会进而造成仇恨与报复。
几道杠与班干部类似,或者可以成为学生“校干部”。几道杠既是荣誉的象征,也是权力的体现。从一道杠到三道杠,级别高低和权力大小昭昭然。至于那些连一道杠也没有的普通学生来说,只能做被管理者、服从者。在权力面前,几道杠者手握权力,使用权力,官气十足。而那些级别低、权力小者,以及根本无权者,则只能听命于“上司”。因此,几道杠这种制度,是十足的权力分层制度。但我们的现代教育倡导的核心价值是人人平等——生生平等。所以说,几道杠与班干部违背了这一核心价值,并且导致了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因而需要取消或改革。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说,武昌实验小学取消“几道杠”的做法值得称赞。(作者系中国海洋大学教育系讲师,教育研究者,独立评论人)
(编辑:郑克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