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修缮
历时3年多正式免费开放
2月17日,虽是冬日,海口依旧微风暖阳,骑楼老街游人如织。在骑楼老街上,占地600余平方米,庄严大气、古色古香的天后宫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的关注。来自江西的游客张先生说,数年前途经海口天后宫,残旧的木门和满是青苔的墙壁看起来非常简陋。但现今的天后宫焕然一新,房屋构建上的壁画、浮雕栩栩如生。房檐上的祥云、横梁上的官印雕刻、梁柱下的灵狮雕刻等活灵活现,木雕装饰工艺极为精湛。
海口市文物局副局长蒙文雷介绍,2010年初,233名市民联名写信给海口市人大常委会要求尽快收回天后宫,还庙于民;2012年2月,天后宫产权归海口市文物局;2013年开始,市文物局启动了天后宫的修缮保护规划,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于2015年修缮完毕,2017年1月底布展结束。
作为中华妈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天后宫承载着海口老城区不可割断的文脉。据史料记载,天后宫是目前海口市现有庙宇中最为古老的一间,其建筑材料上乘,工艺精湛。此庙一部分建筑在抗日战争中被日机炸毁、拆除,显得破旧,但其木雕装饰工艺较为完好,石柱底座的石雕花纹仍然完整,具有一定的研究参考价值。
此外,妈祖文化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目前海南已有大小妈祖庙近200多座。2014年12月3日《海口天后祀奉》被正式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名录,是海口市第7个国家级代表性项目名录。《天后祀奉》作为妈祖信俗的一项民间活动,具有极其鲜明的地域色彩,其厚重浓郁的古风与庄严肃穆的气氛已经形成了自成一体的祭祀文化,经过700多年的积累如今更成为海口极具代表性的传统民俗。
(编辑:余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