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 
您当前的位置 : 教育>教育新闻>
一篇帖子引发热议 有偿带孙前卫还是无奈? 图
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  时间:2011-02-18 10:33:51

    观察

    背后是民生之艰

    老人为“带孙费”纠结,不仅是亲情问题,更是民生问题。前不久,江苏省立法禁止“啃老”,还有论者认为,法律管不了家务事,嘲笑这是浪费立法资源。但是,从孙辈生活费让老人不堪重负的现实来看,立法禁止啃老,老人对“无偿保姆”角色说“不”,有其必要性与合理性。

    老人自愿帮助经济拮据的子女,自愿做“无偿保姆”,自愿被“啃”,倒无可厚非。老人本身生活不宽裕,子女还让老人带孙子出力又出钱,于心何忍?在我看来,老人为“带孙费”纠结实际上是一面民生镜子,照出了民生之艰。照出寻常百姓家庭的现实生活状态。

    国家统计局2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总水平同比上涨4.9%,全国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6.6%。较高的物价涨幅特别是食品、居住支出大幅上涨,恩格尔系数增加,引发了民众的焦虑情绪。物价上涨太快,货币购买力下降,民众生活质量下降。市民在马路花坛种菜,老人不愿无偿带孙子就是高物价时代民众生活的现实写照。

    对于高薪族来说,物价上涨或许没有太大的感觉。但是,对于收入微薄的退休老人来讲,柴米油盐、奶粉、尿布涨价,就是天大的事情。物价上涨意味着他们的收入蛋糕被切去了一块。奢侈消费他们可以不去奢望,但是基本的衣食住行不能省略吧。尽管我国退休职工养老金连年增长,但是仍然赶不上物价上涨的速度。从这个角度讲,老人对女儿女婿“斤斤计较”,未必是“自私”,不讲亲情,实则因为生活压力过大、物价上涨太快,让他们力不从心。保护老人权益,除了子女要体谅老人的难处,不让老人既出力又出钱以外,政府还要想办法纾解民众生活压力,平抑物价。(刘凯玲)

    ■小调查

    如何看待有偿带孙

    态度 比例 人数

    理解,老人也该有自己的生活,有权拒做免费保姆。 58.6% 8419

    质疑,女婿经济状况不好,老人应该体谅一下。 31.3% 4500

    不好说。 10.1% 1448(注:共有14367人参与调查,数据来自新浪网)

(编辑:童言)

网友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