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昌市孔子协会会长林尤潮老人收集了大量有关文昌孔子文化的资料 李幸璜 摄
老当益壮:
传统动起来才能传下去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对于文昌人来说,都是一个热闹的日子,老人们倍享天伦之乐。自2012年开始,文昌孔子学会让文昌市的老人们对重阳节这一天有了新的期待,那就是一场由文昌孔子学会联合各部门举办的、邀请千余老人一起参加的“千叟宴”。
全家福、文昌鸡、红烧羊、白灼虾、长寿面,菜式不过是文昌农家常见的品种,但专程请来的厨师却不担心众口难调。一口铁质大锅,在熊熊炉火上烧得滚烫,这是老人们最熟悉的农村味道,口味或有轻重、滋味或有咸淡,但老人们在餐桌上聊起的话题,将各式菜肴中和成了大家最想要的味道。一句轻松的玩笑是甜、一丝生活中的清苦是咸、下棋时的“争吵”是苦、耕种时的劳累是酸,一道道菜、一句句话,化成人生五味,端上偌大圆桌,在老人们的乡音中下肚,揉和心中六、七十年的人生经历,化作爽朗的笑声,为重阳佳节庆祝。
“把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融合进来,通过举办各类活动,让传统文化动起来才能传下去。”林尤潮介绍,文昌市孔子学会定期开展伦理道德讲座35场,每年评选表彰了20位“道德楷模”,编辑出版学会会刊《紫贝年华》,与有关部门联合举办千叟宴,成立学会国学少儿班,多次举办了中小学生、幼儿国学经典朗诵大赛,举行祭孔大典,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传播儒学,弘扬传统美德。
“在校园开展幼儿诵读三字经、小学生国学经典征文比赛,中学生演讲诵读儒家经典比赛等,让孩子们从小就受到熏陶。”文昌孔子学会副会长薛英炳是文昌市教育局原局长,退休后的他也发挥人脉资源,让孔子学会举办的活动走进校园、定期举办,取得了良好效果。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简单地说‘忠’就是要做好自己,‘恕’就是要想到别人,要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与集体与国家的关系。”近日的一期伦理道德讲座上,文昌孔子学会副会长云凰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听众们在台下全神贯注。云凰退休前曾是文昌市政协副主席、文昌中学高级教师,在定期举办的伦理道德讲座上,云凰结合自己从教几十年的育人经验和社会上的事例,给听众们讲述了家庭与家长、分数与做人、“鸟养”与“己养”、距离与独立、严格与爱护、熏陶与感染等内容,让与会者懂得了先成人、后成材的育人理念和如何搞好家庭教育、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等。
“文化是有生命力的。我们举办国学讲座,就是借用古人的智慧,讲现在的事情,发挥文化的教化功能。”云凰解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通,才能共同服务于时代。
相关链接:
文昌孔庙准备就绪 将向侨胞展示历史古城底蕴“国保”海南文昌孔庙将展新姿山村小孔庙 火山石建成,200余年不倒300余名大学生曲阜孔庙寻根游学拜师孔子[组图]郑钢委员建议:设国家重点孔庙名录 应一律免费开放
(编辑:蔡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