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副主编、“知心姐姐” 卢勤
主持人:不用我多说,前面站的嘉宾大家都很熟悉了,欢迎大家观看北京市教委与搜狐教育联合打造的京城名师讲堂,站在我身边是知心姐姐卢勤,从34岁担任中国少年报社“知心姐姐”栏目主持人起至今,被广大少年儿童及父母称为“知心姐姐”。现任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副主编。二十多年来,她致力于对少年儿童及家长心理健康的研究。曾获中国新闻工作者最高奖“韬奋新闻奖”、“中国内藤国际育儿奖”、联合国颁发的“支持儿童”杰出成就奖。今天请知心姐姐给我们讲解致青年—和谐家庭教育对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意义,请大家欢迎。
卢勤(“知心姐姐”、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副主编):当我向大家问好的时候,希望你们说好,好,太好了!耶!各位朋友大家好!请做个调查,有孩子的请举手,孩子还没上学,幼儿园以前小朋友爸爸妈妈举手,孩子上了小学请举手,孩子上了中学的请举手,孩子上了大学的请举手,孩子已经工作了的请举手,没孩子的请举手。这么多年轻人,小朋友们请举手,男孩的爸爸妈妈请举手,女孩的爸爸妈妈请举手,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请举手,这个举得最快了。有一次去一个地方演讲还没进门,看多外面大门各飞两条龙,想起望子成龙,接着又一个家长说望子成龙会在哪开,我说就在那开。中国的父母都渴望孩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是大家想没想过龙生九子,子子不同,如用九个儿子,一个儿子能呼风,一个儿子能戏水,九个龙是完全不同的,龙妈妈很会教育孩子,负重的龙到庙里施龟,身上是龙鳞,龙妈妈让凋亡的龙在房顶上站着,所有的龙都是眉开眼笑的,我们形容龙的时候,都是龙飞凤舞,这就是龙妈妈的特点。看到每个孩子,发觉每个孩子的潜能。每个家长渴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常常觉得人家孩子是天才,自己孩子是蠢材,老是瞧不起自己的孩子。在一年多前,我容升为奶奶了,有一个小孙子,大眼睛,高鼻梁,一个月时候抱着去一家医院检查,有一个妈妈孩子本来一个月,看着我们家孩子不高兴了,瞧人家孩子双眼皮,你怎么单眼皮,瞧人家孩子高鼻梁,你低鼻梁,我当时心里很难过,人家才一个月啊。孩子上幼儿园回家跟妈妈说,我得了一个小红花,妈妈问别人得几个?有得俩,有得三,你怎么没得三。孩子上小学,妈妈我得98分,妈妈问有得100的吗?有得,你怎么没有得100。孩子一路走来一直被人比较着,最后终于上大学了,考上大学就成功了,没考上就失败了。考上重点大学就成功了,没考上重点大学的又失败的。考上名牌大学中考上清华北大成功了,没考上清华北大又失败了,考上清华北大,考上重点系成功了,没考上重点系又失败了。考第一名,第二名成功了,没考上太失败了。考上第一第二名都自杀了,等你回头一看后面没人了,这就是今天中国的现实。没有一个父母看自己孩子很棒,说你真的很棒,但是后面就是他的失望了。所以这种感觉之下,大家都带着一种失望,孩子们走进社会的时候,就没有成功感。合适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刚才随便走了走,看了看,各种学校,哪个学校适合你?不是哪个学校孩子最想,哪个学校适合啊?很多家长非常迷茫,不知道孩子喜欢什么,发展什么最有意思,其实教育就是挖掘潜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能,把每个人潜能挖掘出来,这个孩子就是龙和凤了。
(编辑:曹慧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