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 
您当前的位置 : 教育>教育新闻>
“知心姐姐”卢勤: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意义
来源:搜狐教育  作者:卜范龙  时间:2011-06-19 09:04:00

  孩子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长大?将成为什么样的人?应该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长大呢?在一种宽容环境中长大,现在家庭教育存在了五大冲突。过高的期望带来了无望,我们父母对孩子过高的期望值让他们自己心中无望。什么样的期望是有效的呢?蹦一蹦能够得着的希望是有效的,如果根本够不着就会失去了这个希望,所以爸爸妈妈期望值降得低一点,这样孩子空间会大一点及

  第二,过度的保护带来孩子的无能。我们就一个孩子,搁在嘴里怕化了,拿在手里怕摔了,真的不放心,所以我们孩子上了大学父母都不放心。小学门口那么多欢送的人群,大学门口依然是那么多。挑行李的都是爸爸,孩子连行李都不拿。我到大学校园里看过很多次,我们的孩子就是这样呵护着长大的,结果好容易考上不错的学校,就是因为六个人一个宿舍受不了,退学了。因为好多人一块洗澡,受不了退学了。这种环境本来看着是不错的,但今天我们的独生独养独享的孩子没有经历过,所以他们心中有恐惧心理。过度的保护就带来孩子的无能,该干吗就干吗,让孩子从小有锻炼的机会,他将来才能有本事,走出家门,他才能成为一个强者。什么都不会的孩子,就是一种恐惧心理,成为宅男宅女。

  第三,过度的溺爱,带来孩子的无情。我们爱孩子是对的,但是我们带了三点水就变成弱者,溺爱了,当我们溺爱孩子的时候,溺爱孩子是怎么爱的呢?一切都是为你服务的,一切以孩子为中心,这个家庭自从有了孩子就没有了父母和老人,都是以孩子为中心。这是我的,从小他们就这样说,结果就发生了很多惨案,前不久,一名留学生从日本回来,去了七年,他的爸爸妈妈为他去日本留学,辛苦的打工,爸爸在国外打工,妈妈在上海打工,挣了钱真的不容易,因为日本学费是昂贵的。前不久回国了,在上海机场,刚下飞机就跟妈妈要钱,当时妈妈只说了一句话,现在没有那么多的钱,拿出水果刀给他妈妈扎了十几刀,我在媒体上看到这个报道,大家感到非常惊讶。为什么孩子会变成这样?因为他们从小的教育以我为中心。我孙子出生之后我教他第一句话,你知道什么话吗?给奶奶。他听得我的话,就是给奶奶,只要我进门,手里有什么东西先给我送过来,手里没东西,捏一点空气给我送过来。为什么给奶奶呢,因为很多宝宝在呵护中变得非常自私,幼儿园看到什么东西都抢过去,这是宝宝的,别人都拿不走。我想起我小时候,我们家孩子多,兄弟姐妹六个,我记得妈妈那会儿老告诉我,给妈咬一口,什么东西得给我妈咬一口。有一次买一冰棍,我妈说给你咬一口,我心里说别咬太大,我妈还是咬了一大口,觉得特心疼,怎么那么贪吃,但是这样习惯以后,不给妈吃一口,好吃的没法吃了,好吃的给妈妈一口。后来在我们心中妈妈占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我妈妈83岁过世的,临终前想吃北京的豆汁和柿子,终于在隆福寺买了一碗豆汁,很高兴,还想吃柿子,我姐买了橙子,我妈妈尝了尝说这年头柿子变味了,正好我朋友买了很多小柿子,我立刻给我妈尝了尝,我妈妈几天之后过世的,我心中没有遗憾,因为我妈终于迟到了她想吃的豆汁和柿子。教育没那么复杂,就是给妈咬一口。现在孩子一切给宝宝,宝宝吃,奶奶不吃,姥姥也不要,等你想跟他要的时候,那个妈妈特别痛苦,一个下岗女工本来挣钱就不多,有一次炒了一盘虾,妈妈知道宝宝爱吃虾,宝宝闷头吃起来,看都不看妈妈一眼,妈妈看快没了,说要吃一口,宝宝是给我吐出来,那一刻妈妈知道这样的教育太失败了,一句话就是环境,你爱他,真爱孩子的话,你就要用孩子。

(编辑:曹慧宇)

网友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