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 
您当前的位置 : 教育>教育新闻>
少年救人溺亡遗体被偷埋 父亲上访12年讨说法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  时间:2012-08-15 09:56:58

江志根保存的儿子照片

江伟华

  江伟华已经死了12年,但在父亲江志根心里,儿子一天也没有离开过。12年来,江志根只做了一件事情:为儿子“正名”。

  在江苏省句容市古村,江伟华的名字几乎无人不知。每当江志根在路上遇到熟人,总会被问起:“‘见义勇为’办下来了吗?”

  2000年五一长假的最后一天,江伟华跃入村中水凼,把溺水的同学向岸边推了一把,便再也没能上岸。

  如今,原来窑厂挖土形成的大小水凼已经被改造成鱼塘,在连片的田野中闪闪发亮。江志根伸手一指:“喏,那就是我小孩救人的地方。”

  江志根起初并不知晓儿子为何溺水身亡。直到他以“未设置警示标志”为由将窑厂告上法庭时,厂长妻子才告诉他:“你儿子是救人死的。” 4个目击现场的男孩也表示,江伟华是为救人而溺亡。被救者的家人害怕被索赔,便挨家央求:“别说出去。”

  绝望中的父亲双眼一亮,“我儿子是英雄,一定要讨个说法。” 他搜集了目击者们的书面证明,准备为儿子申报“见义勇为先进个人”。为此,他辞掉了原本收入不错的一份工作,连家里的田地,也撂荒不管了。

  蹬着一辆自行车,江志根开始奔走。几乎每天,他都要骑车15公里到句容市,“下雨才坐汽车”。每个月,他会骑车去镇江、南京好几次。“50公里的路,顺风骑4个钟头,逆风骑六七个钟头。”

  他一路打听,从乡镇到省城,跑遍了各级派出所、公安局、民政部门和见义勇为基金会。不识字的他还买了本字典,从“日月山水”学起,直到能把文件、材料读个大概。

  “我从来没闹过”,江志根说,“好汉不吃眼前亏”。有人接待,他就递上材料,把儿子的事讲一遍。吃了闭门羹,他就站在大门口,默默地等到下班。

  有的办事人员被他缠烦了,把他的自行车藏起来,告诉他“车被偷了”。他就又买一辆,继续跑。

  当时正在筹备的句容市见义勇为基金会曾给这位执拗的父亲发了2000元慰问金,但江志根不满意,“这不能证明我儿子是见义勇为”。

  在他看来,只有一样东西最重要:红本本,上面是烫金大字“荣誉证书”,翻开是儿子的名字。

(编辑:童言)

网友回帖